CM4/CM5-eMMC 镜像烧录
镜像烧录步骤
注意:EMMC 版本不可以使用SD卡
rpiboot(引导加载程序)下载
WINDOWS
- 下载并以管理员权限打开软件rpiboot软件
- 二选一下载
- 注意:如果之前使用过CM4需要更新驱动
其他平台
安装
- 关闭杀毒软件
- 以安装驱动程序和启动工具。安装成功之后在安装目录下有一个rpiboot.exe的应用
下载烧录软件
- 下载烧录软件
进入烧录模式
- 将BOOT和GND连接 或者 将BOOT开关拨至ON,可以在对应产品的WIKI的板载资源,查看BOOT管脚位置
- 先通过Type C 接口(SLAVE 接口) 转USB接口 连接电脑,再连接电源,部分板子需要额外供电
- 此时连接电脑并且给主板供电,电脑设备管理器中会识别出一个BCMxxx的设备
- 然后运行rpiboot,选择对应的可执行程序或者脚本
- 例如连接的是CM5
如果出现“Failed to write correct length,returned -9” 然后卡死不动,可以尝试更新rpiboot.exe - 等待运行结束,在我的电脑上面会出现一个U盘的盘符
注意:如果电脑没有识别出BCMxxx的设备 ,可能是上面哪一个步骤有问题。一定要识别出BCMxxx的设备运行rpiboot 才会有效,否则无效。 - 如果你没办法正常烧录程序,请尝试以下步骤:
- 确定你的Compute module版本是否正常,eMMC会多一颗IC。只有eMMC版本的,才可以通过当前方式烧录。
CM5
- 更换一条 USB 数据线。
- 更换一个PC机的USB接口。
- 尝试重启PC机。
- 尝试重新拔插 CM5
- 尝试在另一台电脑烧录。
- 确定你的Compute module版本是否正常,eMMC会多一颗IC。只有eMMC版本的,才可以通过当前方式烧录。
- 注意:如果出现提示格式化不需要格式化
烧写镜像
- 打开Raspberry Pi Imager
- 选择要烧写的硬件(步骤1下载的),CM5 选择PI5
- 选择镜像,多个版本选择适合自己的(下面也可以选择格式化或者选择自己的备份的系统)
- 选择要烧录的盘符,只支持移动盘符(USB扩展的盘符)
- 全部选择好就可以点击NEXT,如果选择是树莓派OS,那么会出现,如果不需要点“不”,如果之前配置保存过可以直接点“是”,第一次使用需要设置点“编辑设置”
- 使用全新的系统默认不配置用户名和密码,用户可以直接在配置界面需配置用户名和密码,如果不配置则需要再开机后连接键盘鼠标配置用户名和密码
- 注意:
- CM5:如果使用最新的树莓派OS, USB2.0是默认是OTG模式,不过在部分底板上面添加的HUB芯片,如果发现CM5报错:
config failed, hub doesn't have any ports! (err -19) - 不过USB还是可以使用的,如果想移除这个错误,在config.txt的[cm5]中移除otg_mode=1,并且添加 dtoverlay=dwc2,dr_mode=host,部分系统没有提示这个错误可以忽略。
- CM5:如果使用最新的树莓派OS, USB2.0是默认是OTG模式,不过在部分底板上面添加的HUB芯片,如果发现CM5报错:
烧录完成并重启
- 烧录完毕断开电源,断开和电脑的连接线,将BOOT断开 或者 将开关拨至OFF。重新上电即可